信用交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当前栏目
丽水探索“信用+绿色低碳”加强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

   来源: 丽水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 2024- 01- 31  09: 35    浏览次数: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维修服务需求旺盛,机动车维修业也迅速发展,规模不一的机动车维修厂在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然而在维修车辆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危险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丽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8年排名全省第一。立足生态是最大优势,发展是最重任务,丽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不断强化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为解决长期头疼的危险废物管理难题,以行业协会建立为契机,探索出了一条机动车汽修行业危险废物信用+绿色低碳的监管自治相结合新路子。在进一步强化机动车汽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我市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规范汽修行业环保行为,推进汽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废气治理水平。

一、信用+绿色低碳监管主要做法

机动车维修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危险废物种类较多,包括废矿物油、废油漆和漆渣、废铅蓄电池、废有机溶剂(防冻液等)、废含石棉刹车片、废棉纱、废机油滤清器等。这些危险废物如果与生活垃圾混放、混排,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造成扬散、撒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其中,危险废物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规范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是一直以来困扰丽水各个汽车维修企业的难题。早几年,丽水本地没有正规危废处置企业,过去处置这些危险废物不仅要运到外地,还需花费每吨几千元的处置费。汽修行业普遍存在环保意识不强、设施投入不足、管理和处置不规范等现象。所以很多企业老板宁可将危险废物当废品卖,也不进行专业处置,环境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汽车维修行业的危险废物处置正在发生悄然变化。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汽车维修企业对危废处置的认识、理念不断提高,也增设了相应的危废收集设施进行集中转运处置。

我市印发了《危废产生单位法律义务与责任告知书》,对机动车维修行业产生危险废物的储存、处置危险废物等产生法律后果进行宣传,并深入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引导汽车维修企业对危险废物规范管理和合法处置。同时,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不断提升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结合维修企业安全生产、信用考核、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等开展数字化管理,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管理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二、实施I/M制度情况

(一)全面启动I/M制度

我市自20211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 I/M制度。截至202310月底全市共接入I18家,M37自开始实行I/M制度以来,浙江省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服务网与丽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系统完成对接,同步开启I/M数据读取和数据上传功能,共正常接入M站数据34576车次,上传M站维修结算清单12275辆次,实现了I/M制度闭环管理。

(二)加强I/M制度政策宣传

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和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制作了宣传展板及宣传册,详细的介绍了汽车排放检测和维修流程、I/M制度的意义、建立实施I/M制度的法律政策依据等相关知识,并在检测站服务大厅、宣传栏等显著位置摆放,加深广大车主对I/M制度的了解,进而推进I/M制度的实施。此外,还要求各检测站在显眼位置公示M站名单,供车主自主选择。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和市生态环境局还及时在局门户网站公示I/M制度相关信息,做到制度公开透明。

(三)深入推进实施I/M制度

要求各检测站按要求对超标车辆车主发放维护修理告知书告知车主前往M站维修后,凭M站上传的电子维修记录至原I站复检。大部分检测站对经M维修回来复检的车辆予以开通绿色通道,随到随检。

(四)加强M站和检测站现场监管

交通运输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结合一件事改革工作,全面加强对检测站I/M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对M站维护汽车排放性能维护开展定期巡查。此外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和市生态环境局还积极做好I/M制度信访投诉的处理工作。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辖区汽车尾气排放治理维护站(M站)规范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M站规范管理。2023年全市一、二类维修企业213家,申报汽车排放性能(维修)技术示范企业2家。

三、危废处置与信用管理挂钩

(一)一类二类维修企业实现危废处置签约率达100%

丽水市共有涉及机动车维修产生危废企业(经营户)1484家(市本级402):其中一类维修企业40家(市本级19),二类维修企业173家(市本级54),三类维修经营户930家(市本级270),汽车快修272家(市本级72家),摩托车维修户153家(市本级18家)目前我市维修企业中,凡是将危废交由省内合法危废收集处置企业进行处理的,均已纳入省固体废物管理平台,实现企业危废处置、收集数据线上管理。并要求一类二类维修企业将危废处置签约合同协议报送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备案。

(二)推动三类维修企业签订危废协议,与信用挂钩

开展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治理专项摸底调查活动。根据《浙江省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掌握企业数量、分布以及危险废物管理现状,执法人员实地查看危废存储场地是否规范,标识标志是否到位,危废处置是否规范,并填写维修企业危险废物收运摸底调查情况表,发放《危废产生到位法律义务与责任告知书》,共计摸底调查了185家维修企业(户)。

四、推进绿色低碳维修行业发展

(一)推进汽车维修钣喷中心建设

积极推进汽车维修钣喷中心建设,根据市场需求调研,通过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引导维修企业开展钣喷中心建设。目前钣喷中心松阳县已建成一家,庆元县在建中一家。

(二)推进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布设工作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布设。我市力争 2023年底新能源汽车维保服务网点超 10家,2024年底超20家,2025年底超30家,已下发文件,任务分解至各县(市),截至10月底,全市已有18家新能源汽车维保点。

五、积极推行维修经营信用承诺办理

在申请机动车维修经营范围等政务服务中推行信用承诺办理制度,信用评级B级及以上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办理时,承诺符合办事条件并提供相关材料,即时予以受理、决定。其次,事中信用监管。推行监管扣分、自治加分、总分关联监管举措。同时,事后做好信用归集,既严格归集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不符合条件承诺、履约失信等不良信用信息,又积极引导其修复行政处罚等失信行为。要求信用等级低的企业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特别是烤漆房、危废储存间等区域的消防安全和环境污染防范。做到检查要有记录,更换材料要有记录,危废储存和转运要有记录,台账要健全。及时将省、市文件精神和要求在维修微信群中通知到位,全市执法队队分级开展巡查,通过现场检查和台账查看相结合方式,确保维修企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不仅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充分激发了机动车维修行业主体活力,又通过不见面监管”“分级监管、部门联合惩戒等举措,切实加强了对机动车维修行业的监管,还通过人性化执法,暖心信用修复等营造了信用交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