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当前栏目
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评估验收组赴丽水龙泉开展验收

   来源: 丽水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 龙泉市交通运输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 08- 07  15: 24    浏览次数:

8月3日至4日,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评估验收组来到丽水龙泉,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验收组先后赴龙泉市西独线、白周线、周村公路驿站、周村客货运一体站等点位,实地考察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四方面工作成效,详细了解“四好农村路”带动乡村振兴、助农服务快递点建设等情况,并听取龙泉市创建工作汇报。

 

会上,验收组专题听取龙泉市“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情况汇报,给予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值得学习”的高度评价,并指出,“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希望龙泉市持续完善创建内容、不断扩大创建范围,将“四好农村路”作为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继续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交通力量、提供坚实保障。

 

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农村公路处副处长戴晓栋,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罗孝林,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丽水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施碧清,龙泉市副市长全开林以及龙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

龙泉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果展示

龙泉市始终秉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理念,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致力打造走向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全力补齐农村公路短板,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夯实“四好农村路”创建基础,就是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最佳“代言”。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断头路建设194.2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3.572公里,改造危桥病隧13座,通乡通景公路改扩建86.482公里,低等级公路提升改造637.882公里,建成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354个、公路服务站和停车休息点21个、成功创建6个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其中,提升改造后的西独线,有效将铁皮石斛基地、最美桃花源、高山红茶等串成产业带,有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实现“产品走出去”和“旅游消费引进来”良好格局。沿线建立的铁皮石斛基地,种植铁皮石斛达300多亩,年产值达4000多万元,同时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水果采摘园发展,每年吸引游客近15万人次,经营收入超500万元。该线路获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月度评选冠军。

 

“三分建,七分管”。坚持以制度完善为抓手,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创新管养方式,确保“四好农村路”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持久发挥安全可靠的作用。创新打造“数字路长”,配备各级路长271名,设置专管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259个,通过“农村公路数字管养平台+绿谷e路APP”双环联动,形成“现场病害采集+数据上报+指令下达+处理反馈”动态闭环,通过“12345投诉+信访+公路养护巡查+交通应急指挥”四大平台数据闭环流转,系统归集问题、协调应急行动、指挥公路抢修,成功处置800余起险情。

 

以深化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乡镇集中统一养护”“村集体承包养护”“公路养护与村庄卫生保洁整合”等多元化管养,试行“专业化+市场化”统一管养模式。2018年以来,先后在宝溪乡、竹垟乡、兰巨乡等乡镇试行集中统一养护模式,农村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升。2022年在全省各县市区农村公路路面PQI优良中等路率排名较去年上升50名,上升幅度位列各县市区第二。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公路路况评定覆盖率100%。

 

“运”

  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高标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客货运体系。整合城乡综合交通运输资源,完善优化运输网络,顺应运输结构升级。2022年,龙泉市全面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累计投入1263万元,全面完成78辆农村客运班车的城乡公交国有化改造,打造品质优、效率高、宜出行的城乡公交,不断优化群众出行体验,城乡公交一体化率提升至75%,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5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