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丽水,不仅仅因为碧秀溪水源远流长,如今,更因为叠嶂层峦间美丽的农村公路而充满想象。
作为全省唯一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丽水在“四好农村路”建设上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精神气,誓要建成“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踏平坎坷终成大道,丽水先后创成云和县、龙泉市、遂昌县、松阳县4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近日,庆元枫曹线引领“红绿融合”,成功获评浙江省首届“十大最美农村路”;龙泉举全市之力,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丽水山路,以美丽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将“山景”“山居”“山耕”等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铺设了一幅“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崭新画卷。
丽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村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前列,建设基础薄弱。近年来,丽水市交通运输系统围绕“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理念,坚定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创新实践“交旅融合”,深耕厚植路域文化,致力实现以路助产,全方位激发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的跃迁活力。
提质扩面谋全局
丽水农村公路发展为山区带来人气、财气,建设好农村公路就是打造好“老区所需、丽水所能、群众所盼”的民生工程。为此,丽水市交通运输部门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聚力农村公路民生实事建设,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构建“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全流程工作推进机制,精心编织乡村振兴“路联网”。全力深化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积极推动“路长制”迭代实施,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出台深化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细则的地市。围绕瓯江山水诗路建设,打造丽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蕴和生态富民途径,担当起建设“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开路先锋”。截至2022年,丽水市农村公路共有3336条,里程14340公里,占全市公路比例的90.23%。2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在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2021年度全省农村公路路况评定结果中,丽水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增幅全省第一。
“红绿融合”见真章
丽水依托农村公路沿途的绿色资源,深度挖掘其沿线红色资源,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红绿融合”发展主题。近年来,丽水市交通运输系统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大花园(国家公园)公路建设规范》地方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崇尚自然、显山露水、融景入路”理念,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切实优化公路改造规划设计,打造龙泉西独线、缙云外靖线、云和后交线、遂昌大马埠线等36条精品示范路。2021年至今,丽水市已打造美丽农村路254公里。其中,缙云县金谷至方溪农村公路成为2021年丽水市红色农村路建设的典范案例。丽水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规划设计时融合了当地红色景观“红军洞”,并在其沿线相关节点精心设置红色小品。今年开展专题“5·26爱路日”活动,带领地方留守儿童集体参观美丽红色公路,着力营造全民共享、全民共建的公路红色文化。“十四五”期间,丽水将继续以建设美丽公路为支点,串联“山水林田湖、城镇乡村景、畅安舒美绿”,通过“一县一方案”,建设“红绿融合美丽共富农村路”,进一步实现“山路变山景、车流变导流、乘客变游客”的美好愿景。
点石成金促发展
丽水“四好农村路”发展,不止于农村公路通达的本质属性,更在于推动路产融合发展,深入激发“路衍经济”发展活力。遂昌县充分挖掘、发挥农村公路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成功打造180公里“浙西川藏线”,沿线串联9个乡镇,2018年至2021年,吸引参加该线路的自驾越野车辆31000余辆,直接带动周村源、焦滩等10余个村农家乐、民宿、餐饮、农特产品销售7600余万元。青田首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配套基础提升项目,是青田农遗文化景观道路提升工程,不仅为当地增色,更为当地增收。松阳依托“四好农村路”优势共享,创新构建现代快递物流网,实现日均进村快递量9000余件,生鲜果蔬快递量接近日均6000余件,其“特色产业+客货邮运输+电子商务”入选交通运输部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第三批)。“丽水山路”电子路书项目依托丽水农村公路,获得2021年度全球科技创新奖。丽水大地上“以路为媒”的各项创业创新风生水起,一条条美丽农村路变成了产业路、致富路。
崇山峻岭中的丽水,闯出了一条迈向共同富裕的“黄金道”。
县(市、区)风采
庆元:枫曹线创就“十大最美农村路”
今年,丽水市庆元县枫曹线的农村公路成功获评浙江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
一条“十大最美农村路”,打通了奔向共同富裕“快车道”。
庆元迎来了全域旅游新格局。枫曹线沿线分布着水质优良的岩溪村天然浴场、天然泳池,2019年当地成功举办浙闽赣(庆元·岩溪)三省游泳邀请赛,吸引了人气,也带动了观光旅游产业。枫曹线提升改造,从护龙山真武殿到龙泉窑址,从三坑仙龙峡到沿溪历史文化古村落,似一把启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金钥匙,打开了庆元县“全域旅游”新格局。
庆元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枫曹线沿线曾经藏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如今随着枫曹线改造提升,路况水平大幅提高,逐渐被外界知晓,走进家家户户。沿线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织绘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庆元打开了服务工业的突破口。竹口镇是庆元工业萌发地,得益于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劳动力、工业品的运输更加便利,枫曹线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产业路”“振兴路”。未来,枫曹线将为竹口镇打造县域副中心,构建“全球铅笔制造之都”贡献更多力量。庆元县将再接再厉,继续探索农村公路“+特色产业”“+红色资源”“+乡村旅游”等模式,全面推进“美丽农村路”建设,助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
龙泉: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龙泉市始终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把“交通先行”作为加快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目前,龙泉市正在创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龙泉加大投资,夯实建设基石。“干”字当头抓建设。2018年以来,龙泉累计完成通自然村公路、断头路建设164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80多公里,改造危桥病隧13座,通乡通景公路改扩建86公里。“早”字为先谋项目。“十四五”期间,龙泉计划大中修农村公路路面750公里,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50公里。“美”字为标求实效。龙泉市荣获“最美骑游城市”称号,披云线获得“瓯江山水诗路最美骑游线路”称号,安豫线被评为“浙江省首届最美自驾公路”。
着眼高标长效,夯实管养基石。龙泉深入推进路长制建设,打造“数字路长”。通过“农村公路数字管养平台+绿谷e路APP”双环联动,通过“12345投诉+信访+公路养护巡查+交通应急指挥”四大平台数据闭环流转,系统归集问题、协调应急行动、指挥公路抢修。积极探索“乡镇集中统一养护”“村集体承包养护”“公路养护与村庄卫生保洁整合”等多元化管养,试行“专业化+市场化”统一管养模式。率先打造“四好农村路”产业集群带,坚持“一村一业一品”,有机融合发展沿线产业。
加速城乡融合,夯实运营基石。龙泉全力打造优质乡村公交。眼下,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人以上自然村通达率、硬化率均达100%。坚持模式创新,确保农村物流“快捷”。依托农村交通网络,构建“市区为中心、乡镇为支点、村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布置了354个农村物流服务点。同时,“四好农村路+农村物流+特色电商”互联共享,拓宽工业品下行、农货上行双向流通道。
放眼未来,龙泉将继续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建设。
丽水农村路建设的坚实步履
◆2021年农村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排名全省第五。
◆龙泉市参评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云和、龙泉、遂昌、松阳4县(市)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丽水市累计培育“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28个。
◆缙云县金谷至方溪农村公路、庆元县枫曹线、龙泉市西独线3条线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浙江省推荐申报名单。
◆庆元县枫曹线入选浙江省首批“十大最美农村路”。
◆2021年7月丽水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经验做法被省交通运输厅列入《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进行推广。
◆市本级、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遂昌县分别被省交通运输厅列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交通数字化改革试点。
◆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出台深化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细则的地市。
◆在全省率先开展第三方管养水平检查考评。
◆2022年,正在制定丽水市“红绿融合美丽共富农村路”评选方案和细则。
看数据
2017年—2021年
◆实施新改建工程4743.5公里,路面维修工程3633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988.1公里。
◆危桥改造工程124座,全市实现农村公路4米以上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安全设施全覆盖。
◆建制村通客车率、乡镇通畅率、建制乡(村)通达率、具备条件20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均达100%。